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相关记录1215155条 . 查询时间(0.414 秒)

这套丛书专注于日常生活与人造世界以及其他相关的“扩展领域”,其核心立场是将设计阐述为一种跨越并连接不同学科和知识领域的思维方式,因此丛书旨在改变设计以往与思想、与理解力、与智识等次要的、无关的与弥散的关系或状态。

目前我国设计学科的发展,不论在方法上还是观念上,自身理论建设都存在若干不足,仍然处于对国外同行亦步亦趋的模拟与学习阶段。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设计产业的大发展时期,设计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而设计理论方面的研究步伐却没有相应跟上。我们策划出版“凤凰文库·设计理论研究系列”,力求弥补此不足,促进我国设计学科和设计产业的稳健发展。

广东省数字媒体集成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2015年。依托数字媒体系,中心承担了省、部、市级及横向多个项目,累计科研经费已达600多万。同时中心还承担着数字媒体系及学院其他系的实践教学任务,例如项目实践、毕业设计和多个工作坊课程,均取得了良好实践教学效果。

广东省数字化服装集成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8名成员,含国家高层次人才1名。中心致力于服务广东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智能可穿戴装备设计、数字化服装设计与展演、大数据驱动的时尚管理。近五年承担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级25项、企业课题3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申请专利130件;培养研究生50名,博士生3名。

广东省电子产品工业设计工程研究中心(Electronic Product and Industrial Desig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是依托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资源,凭借开放性机制汇聚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教育工作者、光华龙腾中国设计青年百人等设计拔尖人才的创新设计与研究机构。

本基地依托学校工科与艺术、公共艺术教育教育有机结合的学科背景,以及岭南传统纺织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平台,充分发挥我校“大工科”学科优势,开展岭南衣裳普及工作。

广州市动漫艺术创作基地由广州动漫创作研究中心与广东工业大学共同组建,此基地是在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联合指导下,以广州市动漫艺术家协会为牵头单位,以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为依托单位,共同合作共建的文化艺术创作平台。
反垄断与监管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需要辨析。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反垄断与监管两种治理机制二元分治,在动态中调适相互关系,既能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又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平台经济的出现,对二元分治结构传统治理手段提出挑战,需要再次调适两者关系并推进数据监管。当今各国平台经济治理正进入重构期,将直接决定国家竞争力与数字经济发展未来。我国平台经济治理面临二元分治结构缺位与数据监管能力滞后等挑战,...
山西大学艺术学研究院正式成立于2023年6月,其前身为山西大学艺术研究所,2000年山西大学音乐学院成立艺术研究所。山西大学艺术学研究院致力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遗产为主要方向,挖掘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当代价值,建构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话语体系,推动传统艺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历史语境下,山西大学艺术学研究院围绕社会和区域发展需求,继承发扬传统艺术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高校教育,2019年11月,山西大学获批教育部晋剧艺术文化传承基地,成为全国唯一所高校晋剧艺术文化传承基地。

音乐声学实验室,拥有全(半)消声室、振动与音色分析室,以及业界顶级测声、测振的仪器设备,致聚焦于生理声学、心理声学、音乐声学、环境声学、结构与建筑声学、检测声学、物理声学、振动声学等领域的科学问题,提供各种声学检测、声学设计、技术咨询、噪声控制等服务。

山西大学中国古戏台声学研究,肇始于1986年高策教授对莺莺塔“普救蟾声”效应的科学解释,现研究对象拓展至古塔、古戏台之外的钟鼓楼、汉唐佛寺讲经场、古代桥梁等多种建筑类型,研究内容牵涉到歌唱声学、乐器声学、原生表演声环境、中西表演声环境比较和声学文化等多个领域。实验室基于古戏台声学研究,力图探索演员歌唱、观众听闻、乐器伴奏与表演声环境四者协同发声传声的工作机理,倾力打造中华传统文化遗产的声学研究高地...

中文美声是美声唱法与中国汉语语言完善结能够完美演经中国声乐作品、体现中国音乐和中国合,文化灵魂和韵味的歌唱方法。就像意大利美声、法国美声、德国美声一样,中国应当形成和建立自己的美声学派,从而形成中国歌剧的世界影响,向世界有效和广泛传播中国文化。